司馬肜


姓名:
司馬肜, 字子微
生卒年:
—302
籍貫:
河內溫縣(今屬河南)人
所屬:
魏及晉
官位:
魏時封平樂亭侯, 後改封開平子, 西晉建立後受封梁王, 拜北中郎將, 之後歷任平東將軍、安東將軍、衛將軍、征西大將軍等職。司馬倫篡位稱帝后, 拜太宰, 隨後又改任丞相


生平:
司馬肜清靜修行, 恭敬謹慎, 沒有別的才能, 起初以公子的身份受封為平樂亭侯。五等爵位建立後, 司馬肜改封為開平子。泰始元年(265年), 司馬肜的侄子晉武帝司馬炎受禪登基, 建立西晉, 封司馬肜為梁王, 食邑五千三百五十八戶。等到司馬肜前往所封國時, 升任北中郎將, 督鄴城防守事宜。
削減食邑
當時諸王自己挑選官吏下屬, 司馬肜任命上計吏張蕃為中大夫。張蕃本名張雄, 為人一向沒有好品行, 他的妻子劉氏懂得音樂, 為曹魏大將軍曹爽教授歌伎。張蕃又多次往來於何晏處, 恣意做姦淫之事。何晏被殺後, 張蕃被遷徙到河間, 於是改名主動與司馬肜結交。此事被有關官吏奏報, 晉武帝下詔削減司馬肜一個縣。
歷任要職
咸寧年間(275―280年), 晉武帝將陳國、汝南郡的南頓縣增封為司馬肜的附屬國。太康年間(280―289年), 司馬肜代替孔洵監豫州軍事, 加任平東將軍, 鎮守許昌。不久, 司馬肜以原職代替下邳王司馬晃監青州、徐州軍事, 進號為安東將軍。
元康元年(291年)四月十一日, 司馬肜轉任征西將軍(一作征西大將軍), 代替秦王司馬柬都督關中軍事(一作都督關西諸軍事), 兼任護西戎校尉。不久加任侍中, 進位都督梁州諸軍事。同年九月二十一日, 司馬肜被徵召入朝擔任衛將軍、錄尚書事。元康六年(296年)正月, 司馬肜擔任代理太子太保, 朝廷授給他士兵一千人、馬一百匹。
元康六年(296年)五月, 司馬肜再度擔任征西大將軍, 代替趙王司馬倫鎮守關中, 都督涼雍二州諸軍事(一作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 設置左右長史、司馬。同年八月, 秦州、雍州地區的氐族、羌族起兵反叛西晉, 擁立氐族人齊萬年為主。十一月二十六日, 司馬肜兼任西戎校尉, 屯兵好畤, 並在六陌監督建威將軍周處、振威將軍盧播等人討伐齊萬年。司馬肜一直與周處有矛盾, 元康七年(297年)正月初四日, 司馬肜催促周處進軍而斷絕他的後援, 盧播又不出兵援救周處, 致使周處兵敗戰死。朝廷因此指責司馬肜。
元康九年(299年)正月, 朝廷軍隊打敗並擒獲齊萬年, 於是徵召司馬肜入朝擔任征西大將軍、尚書令、領軍將軍、錄尚書事。
廢黜賈后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初三日, 司馬肜與司馬倫假借晉惠帝司馬衷詔命廢黜皇后賈南風為平民。四月初七日, 詔書任命司馬肜為太宰、守尚書令, 增加食邑兩萬戶。當時司馬倫輔佐朝政, 發現星象發生變化, 占卜結果說“不利上相”。孫秀害怕司馬倫受到災禍, 於是減省司徒為丞相, 把這個職位授給司馬肜, 苟且加以提升, 想以此應和星象。有人說:“司馬肜沒有權利, 沒有好處。”司馬肜因此堅決推辭不接受。
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初九日, 司馬倫篡位稱帝, 任命司馬肜主持朝政, 配給武士一百人, 軒懸的樂隊十人。永寧元年(301年)四月, 司馬倫被誅殺。同年六月二十六日, 朝廷任命司馬肜為太宰, 兼任司徒, 又代替高密王司馬泰擔任宗師。
去世議諡
太安元年(302年)五月初七日, 司馬肜去世, 喪葬按照汝南文成王司馬亮的先例。博士、陳留人蔡克議論諡號說:“司馬肜的官位是宰相, 責任重大, 親屬關係尊貴親近, 況且又是宗師, 上被朝廷所敬仰, 下為百姓所瞻望。然而在大節面前, 沒有不可改變的志向;面對危難的事情, 不能捨棄生命去追求正義;愍懷太子司馬遹被廢時, 沒聽到他一句勸諫;淮南王司馬允發難時, 不能趁勢輔助正義;趙王司馬倫篡位叛逆, 不能抽身離開朝廷。宋國有盪氏的動亂, 華元自認為不能身居官位, 說:'君臣的規範, 是我所掌管的。公室地位卑微而不能糾正, 我的罪大啊!'一個小小的宋國, 尚且有無功不受祿的大臣。何況帝王的朝廷, 而有苟且容身的宰相, 這要是不貶損, 怎麼施行法治呢!謹案縊法'不勤政而成名叫做靈', 司馬肜見到正義的事不去做, 不能說是勤, 應取諡號為靈。”
梁國常侍孫霖以及司馬肜的親信黨羽聲稱冤屈, 官署於是下公文說:“賈氏專權, 趙王司馬倫篡位叛逆, 都以威力控制朝廷內外, 司馬肜在那種形勢下不能離開, 而指責他不能抽身離開朝廷, 根據的是什麼義理呢?”
蔡克重新議論說:“司馬肜是宗室大臣, 然而國家動亂不能匡正。君主被顛覆不能扶助, 做宰相不該是這樣的。因此《春秋》譏諷華元樂舉, 說他們不像大臣。再說賈氏的酷虐暴烈, 不比呂后更厲害, 而王陵仍得以閉門不出;趙王司馬倫的無道, 不比殷紂王更嚴重, 而微子還能夠離去。近代的有太尉陳准, 是外姓的人, 由於兄弟陳徽曾因背叛司馬倫而結有舊仇, 也得以聲稱有病, 不入偽朝廷。何況司馬肜是司馬倫的親兄長, 卻偏偏無法離去呢?趙盾入朝勸諫不被採納, 出外逃亡沒有走遠, 尚且不能免於罪責, 何況司馬肜不能辭去官位, 面朝北事奉偽君主呢?應該按照先前的議論, 對他加以貶損責難, 來推廣為臣的節操, 明確事奉國君的道理。”於是朝廷依從蔡克的議論, 為司馬肜上諡號為靈。後來, 司馬肜過去的下屬不斷地追訴, 因此又改諡號為孝。
家庭:
父母
父親:晉宣帝司馬懿
母親:張夫人
兄弟姐妹
兄弟
晉景帝司馬師
晉文帝司馬昭
平原王司馬干
汝南文成王司馬亮
琅邪武王司馬伷
清惠亭侯司馬京
扶風武王司馬駿
趙王司馬倫
姐妹
南陽公主
高陸公主
參考:
《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