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靚


姓名:
諸葛靚, 字仲思
生卒年:
生卒年不詳
籍貫:
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所屬:
官位:
官至右將軍


生平:
諸葛靚原與父親在魏國, 性格方正且有才能和聲望。甘露二年(257年), 諸葛誕據守壽春反抗掌握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 並派長史 吳綱帶著諸葛靚和牙門子弟到東吳作人質並請求援軍。諸葛誕據守一年後終以兵敗告終, 自己亦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殺, 誅夷三族。諸葛靚於是留在東吳, 任右將軍。
大戰晉軍
吳甘露元年(265年), 吳末帝孫晧移都武昌, 諸葛靚與御史大夫丁固留鎮建業。次年, 山賊施但聚眾數千人, 劫持永安侯孫謙叛亂並攻向建業, 要改立孫謙。將到建業前已有萬多人, 更擇選吉日, 以孫謙名義派使者召命留守的丁固和諸葛靚。但諸葛靚立即處斬其使者。施但隨即再前進, 諸葛靚及丁固出擊, 在牛屯擊潰施但部眾, 俘獲孫謙。寶鼎三年(268年), 諸葛靚又與右大司馬 丁奉進攻合肥, 被晉安東將軍司馬駿擊退。
無力回天
天紀三年(279年)冬, 晉武帝出兵多路攻打東吳, 發動晉滅吳之戰。次年, 晉兵先後攻陷長江諸鎮, 王渾進逼牛渚, 諸葛靚於是受命與丹陽太守沈瑩和護軍孫震, 在丞相張悌率領下渡江迎戰。渡江後圍攻城陽都尉張喬, 張喬兵少被逼請降, 諸葛靚建議屠殺張喬及其兵眾, 認為他僅是救兵未到而假意投降, 一旦留其在後, 必會成為後患。但張悌不聽, 繼續前進。及後與揚州刺史週浚對陣, 薛瑩進攻失敗向後撤退, 被晉軍乘亂攻擊, 吳兵潰散, 更遭張喬從後進擊, 吳軍因而大敗。諸葛靚領數百人逃走, 期間遇到張悌並邀他一同離去, 張悌不肯, 諸葛靚親自前往, 對他說:天下存亡是有定數的, 難道是你一個人可以洞察的嗎, 為何在此等死呢?張悌流淚道:仲思(諸葛靚表字), 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了。而且我還是孩童時, 便為你家的丞相所賞識, 我常常擔心自己不能死得其所, 辜負了名賢眷佑。現在可以以身殉國, 為什麼要逃走呢?不要再攔住我了。諸葛靚也流淚不再牽他, 才走了一百來步, 就見到張悌被晉軍殺害。
終不北坐
當年晉軍就攻到建業, 孫晧投降, 東吳滅亡。諸葛靚與孫晧和一眾官員被遷移到洛陽, 被召為大司馬, 但諸葛靚不應命。後再召為侍中, 亦不接受。 後諸葛靚回到家鄉, 仍因晉室與他有殺父之仇而終身不面向洛陽方向而坐。
家庭:
父親
諸葛誕, 官至征東大將軍。
兒子
諸葛頤, 長子, 弱冠知名, 官至太常。
諸葛恢, 次子, 在東晉官至尚書令, 死後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
參考:
《三國志》
《吳歷》
《襄陽記》
《晉紀》
《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