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趙雲, 字子龍
|
生卒年:
|
?-229年
|
籍貫:
|
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
所屬:
|
蜀
|
官位:
|
劉備入川, 趙雲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 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 以翊軍將軍督江州。後主劉禪繼位, 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 遷為鎮東將軍, 並封為永昌亭侯, 死後諡順平侯。《三國演義》中為蜀漢五虎將之一。
|
生平: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趙雲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 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百姓推舉, 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 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 不知道誰是明主, 百姓有倒懸之危, 鄙州經過商議討論, 要追隨仁政所在, 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趙云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
見趙雲, 奇之, 深加接納。公孫瓚與袁紹交戰, 派遣青州刺史田楷佔據山東附近的土地, 袁紹亦派數万大軍前來爭地,
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 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云隨劉備出征, 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 趙云因為兄長去世, 向公孫瓚請辭歸鄉, 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 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跟隨劉備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 二人同床眠臥。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 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餘部,
袁紹並不知道此事。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 後來隨他至荊州。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劉備投靠劉表, 屯兵於新野, 曹操派夏侯惇、於禁等領軍進攻劉備, 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以伏兵計擊破曹軍, 趙雲於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 而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 自小相知, 於是向劉備求情, 免夏侯蘭一死。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 劉備用他為軍正。趙云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 由此可看出趙雲謹慎、明智的處事態度。
兩扶幼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劉備兵敗, 向南逃往江陵, 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 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此時情勢危急, 劉備便丟下妻兒, 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向南逃逸, 而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當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便禀報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 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果然, 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
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
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此戰之後, 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 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 並取代投降的趙範, 兼任桂陽太守。趙範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 姿色貌美, 趙範想將她許配給趙雲。但是趙云不同意, 推辭說:“我們是同姓, 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 趙雲回答說:“趙範是被迫投降的, 心不可測, 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 趙範果然藉機逃走, 而趙雲則毫無牽涉。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在平定荊南四郡, 又得到原屬劉表的部曲萬人之後, 劉備成為荊州牧, 聲勢漸大, 孫權建議雙方結親, 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
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 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 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 管理軍事事務。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 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 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曉後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後,
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 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 並成功奪回劉禪。
克定禍亂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劉備與劉璋決裂, 從葭萌進攻劉璋, 並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等率軍溯江西上, 一路平定郡縣。在攻克江州後, 兵分兩路, 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 攻取江陽、犍為等郡。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
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 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 無用家為, 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 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 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 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 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 剛剛遭遇戰禍, 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 先讓他們安居樂業, 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 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 劉備聽從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進攻漢中, 漢中守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 三月, 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 並運送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
有數千萬袋, 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 趙雲於是授予黃忠兵力去取北山。但是黃忠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 趙雲便帶著數十騎出了營寨, 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軍, 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 剛與敵人交手, 曹操的大軍已來到面前, 聲勢逼人。趙雲便一次又一次地突擊曹軍陣列, 且戰且退。曹軍散而復合, 趙雲突圍而出並退入漢軍的營寨內, 此時部將張著受傷, 又被曹軍包圍, 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 並救出張著, 將他帶回營寨內。此時曹軍已追至漢軍的營寨前, 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 見曹操大軍殺到, 便要閉門拒守。趙雲進入大營之後, 卻下令大開營門, 然後令漢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 懷疑趙雲設有伏兵, 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 鼓聲震天, 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 曹軍驚駭, 自相蹂踐, 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 讚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於是設宴歡慶直到黃昏, 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劉備稱帝, 欲進攻東吳, 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 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 並不是孫權, 滅了曹魏之後, 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已經去世, 但其子曹丕篡盜皇位, 引起公憤, 應該利用此民憤, 先攻占關中, 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 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 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 就不易停止了, 伐吳並非上策。”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 執意東征, 留趙雲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劉備東征大軍敗於夷陵, 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 趙雲進軍至永安, 而吳軍已退。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 劉備病逝永安宮。後主劉禪繼位, 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
遷為鎮東將軍, 並封為永昌亭侯。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 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 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 趙云隨諸葛亮轉駐漢中。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 諸葛亮出兵北伐, 宣稱將由斜谷道出兵, 並令趙雲、鄧芝為疑軍, 佔據箕谷, 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 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 趙雲、鄧芝由於兵弱敵強, 失利於箕谷, 而趙云隨即聚攏部隊, 固守箕谷, 沒有造成大損。部隊撤退時, 趙雲親自斷後, 阻止曹軍追擊, 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戰場, 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 舉動失宜, 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 諸葛亮只好退兵, 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 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一說是減少俸祿)。
蜀軍退兵時, 諸葛亮曾問:“街亭退兵時, 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 箕谷退兵, 編制整齊一如出軍之時, 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 因此軍資沒有遺失, 人員編制整齊。”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 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 怎麼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 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壽終正寢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 趙雲病逝。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 劉禪下詔說:“雲昔從先帝,
功績既著。朕以幼衝, 涉塗艱難, 賴恃忠順, 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 外議雲宜諡。”大將軍姜維等議, 以為雲昔從先帝, 勞績既著, 經營天下遵奉法度, 功效可書。當陽之役, 義貫金石。忠以衛上, 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 臣忘其死。死者有知, 足以不朽;生者感恩, 足以殞身。謹按諡法, 柔賢慈惠曰順, 執事有班曰平, 克定禍亂曰平, 應諡雲曰順平侯。
|
家庭:
|
長子:趙統
次子:趙廣
|
參考:
|
《三國志》
《後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