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章


姓名:
邊章, 本名邊允
生卒年:
籍貫:
凉州金城人
所屬:
東漢
官位:
官至新安令


生平:
公元184年(漢靈帝中平元年)十一月, 羌人北宮伯玉反叛, 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邊允與涼州從事韓約劫為人質, 不予放還。涼州刺史左昌派蓋勳率軍駐守阿陽縣, 叛軍見阿陽縣無法攻破, 便轉向攻打金城郡, 斬殺金城郡太守陳懿, 脅迫邊章、韓遂入夥, 共推舉邊章為首領。邊章又率軍包圍州治冀縣, 左昌向蓋勳求援。蓋勳率援軍抵達冀縣, 斥責邊章等人背叛朝廷。邊章、韓遂都說:“左昌當初要是早聽您的話, 派兵來救援金城郡, 或許我們還能改過自新, 如今罪孽深重, 不能再投降了。”於是, 邊章等人哭泣而去, 解除對冀縣城包圍。後又包圍護羌校尉夏育。邊允改名為邊章。
騷動天下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三月, 邊章等率領數万騎兵打著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 侵逼園陵。漢靈帝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 都不克, 而邊章、韓遂等實力進一步擴大, 擁十萬之眾, 天下為之騷動。
同年七月, 皇甫嵩以無功免歸。八月, 朝廷再次命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 執金吾袁滂為副, 拜董卓破虜將軍, 與蕩寇將軍周慎都歸張溫統帥。連同諸郡兵步騎共十多萬人, 屯駐在美陽, 來保衛皇家園陵。韓遂也進兵美陽。張溫、董卓與韓遂等交戰, 不利
十一月, 在夜晚有流星如火, 長達十餘丈, 照亮邊章營中, 驢馬都發出叫聲。韓遂、邊章軍對都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 想要退回金城。董卓聽說後大喜, 第二天, 便與右扶風鮑鴻等合併進攻, 大破韓遂、邊章軍, 斬首數千級。邊章等敗走榆中。張溫於是派周慎率軍三萬追擊, 引軍包圍榆中城。而韓遂、邊章分兵駐守葵園峽, 反而將周慎軍的糧道截斷。周慎感到恐慌, 便丟棄輜重撤走。
邊章、韓遂率領聯軍一路攻州克郡, 勢如破竹, 不日來到金城。金城太守陳懿急忙組織守軍頑抗, 但無濟於事, 不到兩個時辰, 守軍潰敗, 混亂中陳懿被聯軍殺死。隨後, 東漢護羌校尉伶徵率兵圍剿聯軍(為了加強對羌族人的防禦, 漢朝政府特設立護羌校尉, 專門負責管理河湟一帶羌事), 結果伶徵也被聯軍殺死。
韓遂兵變
公元186年(中平三年), 韓遂發動兵變, 殺死邊章和北宮伯玉及其親信隨從數百人, 自掌兵權。
家庭:
父親 邊鄭
子女 邊靖(後世成為名門望族)
參考:
《三國志》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