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朱然, 原名施然, 字義封
|
生卒年:
|
182年—249年
|
籍貫:
|
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
所屬:
|
吳, 朱治外甥
|
官位:
|
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 封當陽侯
|
生平:
|
興平元年(194年), 當時朱治未有子嗣, 於是請求孫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兒子施然(時年十三歲)作為子嗣。孫策遵從朱治的意思, 命令丹楊郡守以羊酒為禮召請施然, 施然來到吳後, 孫策厚禮相賀, 施然遂改姓朱。
建安五年(200年), 朱然曾經和孫權一同讀書學習, 友情頗深。孫權承繼孫策統領江東, 任命朱然為餘姚長。後又被任命為山陰令, 加折衝校尉, 督領五個縣。孫權對他的才能感到驚訝, 分丹楊為臨川郡, 以朱然為太守, 授二千兵給他。正值山賊四起, 朱然出兵討伐, 約一個月時間便平定亂事。
征戰立功
建安十八年(213年), 曹操出兵濡須口, 朱然在大塢及三關屯備軍,
被拜為偏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朱然跟隨呂蒙討伐關羽, 與潘璋在臨沮截擊關羽, 擒關羽、關平、趙累。遷昭武將軍, 封西安鄉侯。後來呂蒙病情嚴重, 孫權問呂蒙:“假如你不能再起來為我效力, 誰可以代替你呢?”呂蒙回答說:“朱然膽略、守業都充足有餘, 我認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呂蒙死後, 孫權以符節假朱然, 鎮守江陵。
黃武元年(222年), 劉備東征, 攻打宜都, 朱然督領五千人與陸遜合共五萬人抗擊劉備, 與陸遜、韓當在涿鄉大破劉備, 朱然攻破劉備前鋒, 截斷劉備後路, 劉備於是敗走, 退還白帝。拜征西軍, 封永安侯。此時徐盛、潘璋、宋謙都上表說劉備一定可擒, 而朱然與陸遜、駱統認為曹丕大舉結合軍隊, 表面上是幫助我們討伐劉備, 實則上是懷有姦心的,應該謹慎決定計策, 召還大軍。沒過多久, 魏軍果然出擊, 東吳三方受敵。
膽守無懼
黃武二年(223年), 魏國派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將攻打江陵, 連建數個軍營圍城, 曹丕甚至親自到宛城駐守, 為其作援。孫權派遣孫盛率領一萬人在州上防備, 建立圍塢, 作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隊。張郃率兵進攻孫盛, 孫盛無法抵擋, 馬上退兵, 張郃駐軍州上守備, 使朱然與外援斷絕。孫權又派遣潘璋、楊粲等將解圍, 但依然失敗。當時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腫病, 尚有戰鬥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築起土山, 開鑿地道, 建立樓櫓逼近城牆, 箭如雨下, 將士們都驚恐失色, 朱然晏然無懼意, 激勵士卒, 趁敵軍出現戰術漏洞時攻破敵軍兩個軍營。魏軍圍攻江陵有六個月的時間, 還沒有退軍。江陵令姚泰率領軍隊守備北門, 見魏軍強盛, 城中守兵少, 穀物糧草將盡, 便跟魏軍勾通, 圖謀作為內應。準備要實行的時候, 事情被發現, 於是朱然按軍法處斬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 於是撤走攻城部隊退軍。朱然因此戰威名震撼曹魏, 被改封為當陽侯。
累有功勳
黃武三年(224年), 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時已經有子朱才, 朱才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為朱治治喪完畢後, 朱然向孫權請求改回施姓,
但孫權不准。
黃武六年(227年), 孫權派遣朱然等將率領二萬人圍攻江夏郡, 為胡質擊退。同年, 孫權親自率領軍隊進攻石陽, 退軍的時候, 潘璋斷後。夜晚的時候軍隊出現錯亂, 敵軍追擊潘璋, 潘璋不能抵擋。朱然馬上回軍助潘璋拒敵, 使得前軍船艦退得足夠遠, 隨後再引軍撤退。
黃武七年(228年), 曹休舉軍入皖, 朱然在上游, 牽制曹休後方, 呼應陸遜大軍, 陸遜得以大破曹休。
黃龍元年(229年), 朱然拜車騎將軍、右護軍, 領兗州牧。不久, 兗州在蜀吳“分地”中分給了蜀國, 撤去兗州牧一職。
嘉禾三年(234年), 孫權和蜀國丞相諸葛亮約定日期大舉起兵攻打魏國, 孫權親自攻打合肥新城, 朱然與全琮各受斧鉞, 分別擔任左右督。但是適逢士兵多患疾病, 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 朱然出征柤中。魏將蒲忠、胡質各自率領數千士兵。蒲忠控制險要的地方, 企圖斷絕朱然後路, 胡質作為蒲忠的後繼支援。當時朱然所率領的士兵將領都四面迎戰, 聽到這樣的消息後已經來不及收合, 於是朱然率領帳下僅有的八百人迎戰。蒲忠戰鬥不利, 胡質等人也引軍退走。
備受禮遇
赤烏元年(238年), 孫權派中書郎袁禮就呂壹之事向朱然等將道歉, 並趁此詢問朱然等人時事損益。
赤烏二年(239年), 諸葛瑾、步騭連名上疏希望孫權寬恕週胤, 孫權開始並不允許。後來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 孫權終於答應, 可惜不久之後周胤病死了。
赤烏四年(241年), 朱然、孫倫率領五萬士兵圍攻樊城, 朱然用朱异之計攻破樊城外圍。後來司馬懿率軍抵擋, 朱然最後退軍。
赤烏九年(246年), 朱然再次出征柤中, 魏將李興等人聽聞朱然率軍深入, 於是帶領六千步騎斷絕朱然的後路, 朱然趁晚上出擊迎戰魏軍,戰鬥最終勝利, 斬獲數千, 軍隊凱旋。早在一年前(245年), 馬茂企圖叛逆, 被發現並且誅殺, 孫權非常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說:“馬茂小人, 居然膽敢有負國家的恩惠。臣現在奉天子的威名, 戰事有幸報捷, 有所斬獲, 震撼國內外, 整合船艦充塞江面, 令其足以成為大觀, 來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戰前的此言, 以後再責臣日後努力的戰績。”當時孫權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們公佈, 朱然凱旋後, 群臣紛紛上表祝賀, 孫權舉酒作樂, 然後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 說:“朱然之前已經有上表給我, 但我認為此戰難以成功, 現在果然如朱然所預料的, 可以說是在預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於是派遣使節拜朱然為左大司馬、右軍師。
赤烏十年(247年), 諸葛瑾、步騭都已經逝世, 雖然諸葛融、步協分別繼承父親職務, 但孫權依然任命朱然作為大督, 總理軍事。此時陸遜也已經逝世, 功臣名將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 因此待遇無比隆重。然而,
朱然此年開始寢疾。
赤烏十二年(249年), 朱然病情日漸嚴重, 孫權日間減少膳食, 晚上為之失眠, 派去送給朱然的藥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於道(稍後派的使者都能望見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報病情, 孫權就會親自召見, 親自詢問情況, 來的時候賜予酒食, 離開的時候送去布帛。自從創業以來的功臣患有疾病, 孫權意之所鍾, 呂蒙、凌統最為隆重, 之後就是朱然了。三月, 朱然病逝, 年六十八歲。孫權素服舉哀, 為之感慟。子施績嗣。
|
家庭:
|
朱治, 本為朱然之舅, 後成為養父。為東吳孫家三代元勳。
施崇, 朱然生父。
朱氏, 朱然生母, 為朱治之姊。
兄弟
朱才, 朱然二弟, 繼承朱治之爵, 官至偏將軍。
朱紀, 朱然三弟, 娶了孫策之女, 官至校尉。
朱緯, 朱然四弟, 數歲早夭。
朱萬, 朱然五弟, 數歲早夭。
兒子
朱績, 朱然之子, 為東吳的重要將領, 官至大將軍、都護督, 後改回施姓。
|
參考:
|
《三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