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曹真, 字子丹
|
生卒年:
|
?-231年
|
籍貫:
|
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
|
所屬:
|
魏
|
官位:
|
參與虎豹騎。歷任偏將軍、中領軍、徵蜀護軍等職。曹丕襲封魏王后, 拜曹真為鎮西將軍、都督雍州及涼州諸軍事, 負責鎮守西北邊境。曹丕病重時, 曹真受遺詔輔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後, 拜大將軍, 進爵邵陵侯。太和四年(230年), 代曹休為大司馬。死後諡號“元侯”。
|
生平:
|
曹真字子丹, 魏武帝曹操的族子。據《三國志》記載, 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 曹真之父曹邵為曹操招募兵馬, 後為豫州牧黃琬所殺害, 曹操於是收養喪父的曹真。但另據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記載, 曹真本姓秦, 其父秦邵素來與曹操相善。興平末年, 袁術部曲與曹操在豫州交戰, 曹操一次外出時偵察時, 遭遇袁術部曲追殺, 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頂替, 袁術部曲誤以為他就是曹操, 遂殺之而去,使曹操躲過一劫。由此曹操想到秦邵恩德, 因此曹操收養曹真, 變易其姓, 才轉姓曹。兩種說法莫衷一是。
曹操收養曹真後, 讓他與曹丕等一起生活。曹真力大勇猛, 有一次射獵時被虎在後面追逐, 曹真回馬射虎, 虎應聲而倒。曹操壯其鷙勇, 讓他成為虎豹騎中的將領, 討伐靈丘黃巾軍後被封為靈壽亭侯。
漢中破劉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劉備率領諸將起兵攻漢中。曹真以偏將軍率領所部, 與都護將軍曹洪、騎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張既等擊破劉備別將吳蘭於下辨, 被拜為中堅將軍。九月, 隨曹操親征至長安, 被授予中領軍一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劉備南渡沔水, 於定軍山斬殺曹軍統帥夏侯淵。曹操十分憂慮漢中戰事, 遂任命曹真為徵蜀護軍, 後督徐晃等於陽平關擊破劉備別將高翔。曹操從長安率軍進入漢中, 但其後卻無法擊破劉備, 遂決定放棄漢中。曹操命令各路軍隊陸續退出漢中, 又令曹真到武都去迎接曹洪所部回屯陳倉。
鎮守河西
延康元年(220年), 曹丕即位魏王, 以曹真為鎮西將軍, 都督雍州及涼州諸軍事, 追錄其前後功勳, 進封東鄉侯。當時曹丕開始置涼州刺史一職, 任命安定太守鄒岐為刺史。張掖人張進挾持太守在酒泉反叛, 率軍阻攔鄒岐赴任。曹真遣費曜進軍討平張進的叛亂。後回洛陽, 升至上軍大將軍, 都督中外諸軍事, 假節鉞, 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
黃初二年(221年)十一月辛未, 治元多、盧水、封賞等諸胡組成聯軍在河西作亂, 時任鎮西將軍曹真率領眾將進討諸胡聯軍, 大獲全勝, 平定河西, 據《魏書》記載, 此戰“斬首五萬餘級, 獲生口十萬, 羊一百一十一萬口, 牛八萬”, 破胡告檄傳到洛陽後, 曹丕非常高興, 大笑說:“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 諸將在萬裏之外奮勇作戰, 其相應若合符節。前後戰克獲虜, 沒有如此之多的。”此戰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來的道路, 次年二月, 鄯善、龜茲、于闐王各遣使奉獻, 曹魏恢復了漢朝在西域的統治。
南下敗吳
黃初三年(222年), 曹丕兵分三路, 南征孫權, 命曹真與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率領中路大軍攻打南郡江陵縣。曹真先是擊破吳將孫盛, 又令夏侯尚擊退了前來增援的諸葛瑾, 奪據江陵中洲, 徹底包圍江陵城。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 在城邊立起樓櫓, 向城中放箭。但吳軍守將朱然指揮得當, 曾攻破兩個營壘。大軍圍城六個月, 吳軍糧穀將盡, 城破在望, 但疫疾大起, 孫權重新遣使納貢, 魏軍撤退。之後曹真又轉為中軍大將軍, 加給事中。
受詔輔政
黃初七年(226年), 曹丕駕崩, 曹真與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受遺詔輔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後, 進封邵陵侯, 遷為大將軍, 地位僅次大司馬曹休。
力挫諸葛
太和二年(228年), 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 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漢。曹叡於是親征至長安, 遣曹真為督諸軍駐於郿, 曹真派左將軍張郃進軍援救, 於街亭之戰中大破馬謖, 同時, 曹真在箕穀擊敗趙雲、鄧芝的偏師, 增援部隊開進隴右, 諸葛亮為避免遭受夾擊, 於是退兵。起初, 安定人楊條等劫持官吏據守月支城響應諸葛亮, 曹真軍至安定, 楊條對其眾說:“大將軍親自來了, 我願意儘早出降。”遂自縛出降。於是陸續收復三郡。
戰後, 曹真認為諸葛亮必攻陳倉, 於是命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 修築城池。翌年春天諸葛亮果然攻打陳倉, 郝昭早已有備而戰, 諸葛亮不能攻克, 同時蜀漢軍隊兵糧不足, 致使諸葛亮無功而還。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 並前二千九百戶。
位極人臣
太和四年(230年), 曹真入朝, 接替曹休, 遷為大司馬, 賜劍履上殿, 入朝不趨。曹真上表認為蜀漢多次犯境, 建議數路大軍攻伐蜀漢。曹叡採納, 但司空陳群反對從斜穀進軍的計劃, 曹真再次上書要求從子午道進攻漢中, 陳群有陳述不能出兵的理由, 且認為大規模征戰軍事用度花費甚钜。曹叡下詔將陳群的意見提供給曹真參考,
但曹真卻據此詔書隨即出發,
改從子午道入;另遣大將軍司馬懿經漢水進軍, 郭淮、費曜等部或從斜穀入、或從武威入。後因漢中艱險, 會逢雨季, 棧道遭雨水沖刷斷絕, 曹真用了一個月, 才走了一半路程, 朝中大臣華歆、楊阜、王肅等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 至九月, 曹真只得受詔撤退。
曹真因病返回洛陽後, 曹叡親自前往其府邸探望。太和五年(231年), 曹真去世, 獲謚為元侯, 由長子曹爽繼承爵位。曹叡追思曹真之功, 下詔說:“大司馬一生忠孝節義, 輔佐二祖, 對內, 不因自己是皇親而邀寵;對外, 也不鄙視貧寒之士, 真可謂是守成業、忠職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個兒子羲、訓、則、彥、皚為列侯。”
|
家庭:
|
父:秦邵, 字伯南, 據《魏略》記載, 曹真本姓秦。
弟:曹彬、曹璠。
妹:曹氏, 名缺, 出嫁夏侯尚。
子:曹爽、曹羲、曹訓、曹則、曹彥、曹皚
侄:曹文叔;侄媳:夏侯令女(夏侯文寧之女, 曹文叔之妻)。
族孫:曹熙, 曹爽兄弟被誅殺後, 在嘉平年間授封為新昌亭侯, 作為曹真的後嗣。
姻親
外甥:夏侯玄, 母親是曹真妹妹。
|
參考:
|
《三國志》
《魏書》
《資治通鑑•卷七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