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


姓名:
張濟
生卒年:
?—196
籍貫:
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東南)人
所屬:
董卓部下, 董卓死後把持朝廷挾持獻帝
官位:
中郎將、鎮東將軍、驃騎將軍、平陽侯


生平:
張濟是武威祖厲人。公元191年(初平二年), 張濟奉董卓女婿牛輔之命, 與李傕及郭汜領數万兵與朱儁交戰, 擊破朱儁後, 進而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 大軍所過之處被擄殺一空。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 董卓被王允、呂布密謀誅殺, 隨後牛輔也死於動亂中, 張濟和李傕等人打算解散部隊逃歸家鄉, 又怕仍得不到赦免, 武威人賈詡對李傕說:“聽長安人議論說欲誅盡涼州人, 各位如果棄軍單行, 那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抓住你們了。不如率軍西進, 攻打長安, 為董公報仇。事情如果成功了, 就可以奉國家以正天下;如果不成功, 再走也不遲。”李傕等人採納了賈詡的建議, 到處說:“朝廷不赦免我們, 我們應當拼死作戰。如果攻克長安, 則得天下了;攻不下, 則搶奪三輔的婦女財物, 西歸故鄉, 還可以保命。”部下紛紛響應, 於是同郭汜、張濟等人結盟, 率軍幾千人, 日夜兼程, 攻向長安。六月初一, 長安失陷。同月初二, 獻帝大赦天下, 任命李傕為揚武將軍, 郭汜為揚烈將軍, 張濟、樊稠等人都任中郎將。
出屯弘農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九月, 獻帝拜李傕為車騎將軍、開府, 兼司隸校尉、假節, 封池陽侯;郭汜為後將軍, 封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 封萬年侯;張濟任鎮東將軍, 封平陽侯。由李傕、郭汜、樊稠掌管朝政, 張濟因為力量最弱, 於是外出屯駐弘農(今河南靈寶縣)。
護帝東歸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 六月, 李傕部將楊奉與軍吏宋果欲謀害李傕, 事情敗露, 楊奉引兵叛逃, 李傕的勢力於是稍稍衰弱。不久, 張濟從陝縣來勸和, 想把獻帝暫時安置在弘農, 獻帝也派使者來勸說, 李傕、郭汜二人準備議和, 想各自交換兒子作人質, 但李傕的妻子十分愛護自己的兒子李式, 不願交換, 所以沒有談成。後來李傕答應各自交換女兒作人質, 雙方和解。同年七月, 獻帝出長安東歸, 晚上在霸陵, 侍從官員與衛士都飢餓不堪, 張濟根據各人官職大小, 分別給予飲食。李傕引兵出屯池陽, 張濟、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楊定、楊奉、董承皆隨天子車駕東歸。獻帝拜張濟為驃騎將軍, 如同三公一樣開府闢召掾屬;郭汜為車騎將軍, 楊定為後將軍, 楊奉為興義將軍, 都被封為列侯。又以董承為安集將軍, 郭汜等人一起護送獻帝。沿途諸將屢有爭端。
同年十月, 李傕、郭汜後悔放獻帝東歸, 於是聯合起來率軍追擊。而張濟因與楊奉、董承等人不和, 也在不久後聯合李、郭二人, 一起追趕獻帝。十二月, 雙方大戰於弘農東澗。董承、楊奉等人兵敗, 死傷無數百官士卒。都丟下女眷輜重, 皇室的各種器物符契簡策法典圖籍全都丟失。
中箭而死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 張濟因軍中缺糧, 於是出兵到荊州劉表處掠奪, 攻打南陽郡的穰城, 中流矢而死。他死後, 其侄張繡接管了部隊。
家庭:
妻子
名不詳(《三國演義》稱鄒氏), 後被曹操私納。
侄子
張繡, 漢末群雄之一。後投降曹操, 官至破羌將軍, 封宣威侯, 卒諡定侯。
妹妹
張姜子, 西州人(陳寅恪《柳如是別傳》有記載)。
參考:
《三國志》
《後漢書》
《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