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劉琦
|
生卒年:
|
?-209年
|
籍貫:
|
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人
|
所屬:
|
荊州牧劉表的長子、諫議大夫劉琮兄。
|
官位:
|
官至荊州刺史。
|
生平:
|
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
母為陳氏, 劉表初以劉琦的相貌與自己甚為相像, 十分寵愛他, 但後來劉表次子劉琮娶表後妻蔡氏之侄女為妻, 蔡氏因此愛劉琮而惡劉琦, 常向劉表進毀琦譽琮之言。劉表寵耽後妻, 每每信而受之。劉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同樣得幸於劉表, 亦與劉琮相睦。劉表及蔡氏欲以劉琮為後, 而蔡瑁、張允則為其黨羽。劉琦因蔡氏的中傷而失寵, 最終依從諸葛亮的計策請求出鎮江夏, 劉琮因著兄長失寵和蔡氏的影響, 很受父親的寵愛, 亦打算讓他接手荊州。劉琦和劉琮兄弟之間亦因而生了仇隙。
上屋抽梯
劉琦知道自己會被蔡瑁陷害,
故此特意去找諸葛亮請教救命之計(諸葛亮是劉備的部屬)。諸葛亮怕會被捲入嫡庶爭鬥, 因此不太想說。劉琦知道諸葛亮的心意, 於是把他騙到二樓的書房,
命人拿走梯子(這就是上屋抽梯的由來), 說:“現在你和我也走不下去, 你說話也只有我聽到。”於是諸葛亮不得已, 告訴他春秋時晉國申生在國內被處死, 重耳流亡外國才保住性命的事例, 教他出奔。
建安十三年(208年), 江夏太守黃祖戰死, 劉琦立刻自告奮勇請求擔任江夏太守之職。成功逃過了後母和蔡瑁的陷害, 並為他日逃亡的劉備建立避戰之所。同年, 劉表病重, 劉琦歸看父疾, 蔡瑁、張允恐怕他與劉表相見, 觸動父子感情, 劉表可能會立劉琦為繼承人, 於是就對劉琦說:“將軍委派你鎮守江夏, 責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離職守, 你父親見到你一定會生氣。傷害親人的感情, 增重他的病勢, 不是孝順之道。”他們把劉琦關到門外, 不許他與劉表見面, 劉琦只好流著眼淚離開。
劉表去世後, 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劉琦大怒, 把印信扔到地上, 準備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方琮。正在這時, 曹操大軍已南下荊州, 劉琦就避走江南。
去世
建安十四年(209年), 劉備向朝廷上表, 保舉劉琦為荊州刺史, 並以他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同年, 劉琦因病逝世。
|
家庭:
|
家庭: 先祖
劉餘, 漢景帝劉啟之子、西漢魯王, 卒後諡號“恭”, 被後世稱為“魯恭王”。
長輩
劉表
陳氏, 劉琦生母。
蔡夫人, 劉琦後母。
兄弟姐妹
劉琮
劉修
劉氏, 嫁王粲族兄王覬
|
參考:
|
《三國志》
《典略》
《資治通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