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張角
|
生卒年:
|
?-184年
|
籍貫:
|
鉅鹿(治今河北省邢台市鉅鹿縣)人
|
所屬:
|
黃巾之亂(又稱黃巾起義)的領袖, 太平道的創始人。
|
官位:
|
創太平道, 自稱「大賢良師」, 後發動黃巾之亂, 自稱“天公將軍”。
|
生平:
|
張角是中國東漢時期(約公元2世紀)人, 早期道教派別太平道的創始人。他與兩個兄弟張寶、張樑三人都信奉道教。
東漢末年他們兄弟三人創立了太平道這一組織, 主要受《太平經》的影響,
加上早期流行的"黃老"思想, 並把這種思想化為自己的教義, 廣泛向信徒們宣傳。太平道的教義宣稱在天上有鬼神監視人們的行為, 並根據人們行為的善惡來增加或減少他們的壽命, 要求人們多行善事, 少做壞事。據小說《三國演義》描述, 張角入山採藥, 遇到一名碧眼童顏的老人(人稱南華老仙)授予《太平要術》。張角得書後,
曉夜攻讀, 終有所成, 創太平道, 自稱「大賢良師」(實應得到東漢順帝時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 張角的太平道發展到中國的許多地方, 教徒人數達到了幾十萬。而張角就以教主的身份來佈道, 據歷史記載, 他佈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給人治病來擴大影響。張角還自稱"大賢良師", 把自己看成大眾的先覺者。他把全國信徒按照地區, 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 共設三十六方, 各方首領稱"渠帥", 在民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建寧年間(168---172),
他帶著兩個弟弟, 首先在災情特別嚴重的翼州一帶開始傳教活動。
靈帝熹平年間(172---178),
他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眾的基礎上, 創立了太平道。太平道為我國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 以推翻腐朽沒落的東漢王朝、建立太平社會為己任。其主要特徵是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 以“中黃太一”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太平道的綱領、目標、教義、稱號、教區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傳教方式等, 皆據《太平經》而來。他到處散佈“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張角根據《太平經》“眾星億億, 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 不若國一賢良也”, 自稱大賢良師, 為太平道的總首領;他的兩個弟弟, 張梁、張寶則自稱大醫, 亦為太平道的首領之一。凡太平道成員及其信徒, 若犯有過失, 只要跪拜在首領面前, 承認錯誤, 保證不再犯, 便給以寬恕。
張角常持九節杖, 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 加以符水、咒語, 為人治病。並以此為掩護, 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斂財, 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 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張角又派出弟子八人, 到四面八方去宣傳教義。發展徒眾, “以善道教化天下”。十餘年間, 太平道勢力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 徒眾達數十萬人。主要是窮苦農民, ?也有城鎮手工業者, ?個別官吏、甚至宦官。張角將教徒劃分為三十六方(教區組織), 大方萬餘人, 小方六、七千人, 每方設渠帥負責。在此基礎上, 張角又按《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思維方法, 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 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即靈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張角還提出“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的響亮口號, 欲說明按照萬物興衰、按照朝代演變的規律, 漢王朝(蒼天)大數已盡, 作為土德(土色黃)、黃天的代表, 太平道應當取代漢王朝。在二月初, 各方首領及信徒便已著手準備。他們用石灰在洛陽的市門及州郡官府牆上書寫“甲子”等標語口號。一大方的渠帥馬元義首先通知荊州、揚州的信徒數万人, 到鄴(河北臨漳)城集中,
準備起義。於是, 其分管的信徒們便已開始向鄴城集中。馬元義還多次到京城洛陽約定宦官中常侍封、徐奉為內應, 在三月五日里應外合, 一道起義。大約在預定起義日期的前十天, 即二月十五日前後, 太平道的一個信徒、濟南人唐週上書官府告發起義之事。於是, 朝廷緊急捕捉馬元義, 車裂於洛陽;並緊急動員各種力量, 捕捉誅殺張角信徒一千餘人;又通知冀州捕捉張角及其家人。張角等發現事已敗露, 即用各種方法星夜通知各方,
立即起義。起義時, 義軍首先將抓獲的貪官殺了祭天。起義時, 張角軍皆頭裹黃巾(黃天的象徵), 時人稱之?“黃巾軍”。起義後, 張角依據《太平經》中關於“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 三氣極, 然後歧行萬物治也”的理論, 自稱“天公將軍”, 其弟張寶自稱地公將軍, 其弟張樑自稱“人公將軍”。起義開始後, 群眾紛紛響應, 或入伍為信徒, 或送糧送衣, 義軍發展很快。義軍攻克城鎮後, 往往燒毀官府, 殺貪贓官吏, 將其財產分給百姓。貪官污吏平時作威作福, 一聞義軍到來, 便嚇破了膽, 如同喪家之犬, 多已逃之夭夭。旬日之間, 天下震動, 京師震動。但由於黃巾軍的主體是農民, 組織不夠嚴密, 在政策和策略上普遍掌握不夠?好。他們除了攻打官府外, 還普遍攻打豪強、士家及各種有錢人家。於是, 豪強、士家都迅速站出來, 配合官府義軍。起義約十個月後, 黃巾軍主力敗於官府、豪強的聯合。不久, 張角也在這期間病死。
|
家庭:
|
弟:張寶(地公將軍)
弟:張梁(人公將軍)
|
參考:
|
《三國志》
《後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