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


姓名:
于吉, 一作干吉、干室
生卒年:
? 200
籍貫:
琅邪
所屬:
官位:
道士

生平:
于吉一名於史書中見述於漢順帝至漢獻帝年間, 其於漢順帝時已為人師, 至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被殺, 保守估計亦已過百歲, 故有人懷疑活躍於東吳的道士于吉是否“真于吉”, 現時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前者是“真于吉”, 生卒不明, 後者為“假于吉”, 生年不明, 卒於建安五年。而真假于吉事跡同見於《後漢書•襄楷傳》, 可見作者范曄應視之為同一人。

于吉於(東海)曲陽泉水上得仙人授神書一百七十卷, 名為《太平清領書》。東漢漢順帝時, 于吉的門徒宮崇到皇宮進獻其師所著「神書」(道教典籍)《太平清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 多巫覡雜語, 被視為妖妄不經, 順帝命「有司」藏之, 並未為其立學, 故其書未見皇帝重視。

後來, 于吉(即“假于吉”)寓居在中國東部的某個地方, 經常往來於吳、越兩地, 燒香給人治病,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即西元200, 稱霸吳地的孫策統治時, 于吉批評孫策自製力不足, 認為“伯符將軍, 名而虛之”, 孫策聞訊大怒, 下令把于吉殺死, 當地居民都說會有報應, 不久後孫策在戰中受暗箭所擊, 因而引發重病而死, 有人說他是被于吉的亡靈纏身而死。

于吉有弟子宮崇, 與其師傅于吉處習得《太平清領書》, 入宮門獻書未被重視, 且不予以立學, 隨入世修行, 不知其去向。
家庭:
弟子, 宮崇
參考:
《三國志》
《後漢書》
《搜神記》